24小时 服务热线

18637302099

当前位置:
    首页 > 案例

增清运频次、翻新小广场……通州这一大型小区垃圾中转站问题终迎解:7000余户受益!

来源:江南体育官方网站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2-16 00:54:27

 

  据了解,新华联家园南区小区建成于2001年,位于31号楼东南侧的垃圾站是小区唯一的垃圾中转站设施,承载了小区7000余名非流动人口的生活垃圾转运工作。

  随着垃圾数量日益增多,小区垃圾站在容纳量、转运能力、防异味处理等方面逐渐暴露不足,给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。改造

  此前,街道曾多次考虑对垃圾中转站做改造,但因小区公共空间存在限制等客观原因,封闭式改造、拆分中转站、增设新中转站等方案皆未能实施。

  为此,街道、社区召开吹哨报到会,多次邀请区住建委、规自委、城管委等职能部门以及京环公司、社区物业,进行会商研判,讨论如何妥善解决垃圾中转站旁边的环境脏乱、异味、噪音等方面的问题。街道主要领导、主管领导多次带队,前往垃圾中转站进行查看,与居民面对面沟通,认真倾听居民的心声。

  与此同时,街道、社区一直在优化管理,协同社区物业建立垃圾日产日清机制。物业通过增加垃圾清运频次,大幅度的提升了垃圾清运效率,减少了垃圾滞留时间,解决了垃圾桶露天堆放问题;同时物业增加人力、物力投入,加大清扫、消毒频次,努力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、清爽无异味的生活环境。

  街道、社区还通过积极开展“垃圾分类”“绿色环保”等主题科普宣传活动,推广垃圾分类理念,并引入垃圾分类“一袋式 ”上门回收服务,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。

  为进一步改善小区垃圾中转站的旁边的环境,街道决定在优化管理的基础上,对中转站前广场做全面升级改造。

  街道通过召开吹哨报到会议,听取各方声音,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方案。同时,社区多次邀请居民代表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,会同街道城市办、物业、京环公司等部门,就垃圾中转站更新改造等问题进行讨论研究。

  最初,部分居民对改造持反对意见,社区工作人员化身沟通桥梁,通过座谈、走访、入户,耐心地明白他们对改造的担忧,细致说明“为什么小区垃圾中转站不具备迁出小区的条件”,并介绍改造的范围、内容,积极吸纳居民建议,不断调整方案。经过不懈努力,居民们的态度逐渐转变为理解和支持,同意开展改造。

  最终,街道城市办通过向区发改委申报小微工程改造项目,争取到了资金支持,并开始实施改造。

  移除原人行便道上的闲置管理用房,增设红砖景观墙,新增2处海棠树池,让垃圾中转站前广场的形象更加美观。

  改造过程中,城市办协调物业、京环公司增加清运频次,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,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。社区邀请居民代表监督环境提升各个工序,并根据现场情况提出了针对性建议,让改造过程透明化、民主化,确保改造工作真正符合居民的需求。

  “这个垃圾中转站终于改造好了,环境卫生确实比之前干净整洁多了,臭味也闻不到了,大家都很高兴。”社区居民对升级改造后的垃圾站连连称好。

  接下来,杨庄街道、社区还将持续发力,不断的提高小区环境面貌,督促物业落实好垃圾日产日清机制,增强居民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意识,为居民打造干净、整洁、宜居的生活环境。

  在推进改造工作过程中,杨庄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始终格外的重视居民身边“关键小事”,关注居民实际的需求,用真心搭建为民服务“连心桥”,换来了居民的满意笑容,也提升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,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。

相关案例 更多+
相关新闻 更多+

预约到厂考察

量身定制方案

在线留言 获取报价
返回顶部
向上
在线咨询 18637302099一键拨打-即享优惠补贴

留下需求,免费定制方案

在线留言 即享优惠补贴